胡林翼

瀏覽

中國清末湘軍統帥之一。字潤之,湖南益陽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進士。二十七年至貴州,歷任安順等府知府,自練鄉勇,鎮壓各族群眾斗爭。咸豐四年(1854)擢貴東道員,帶勇至湖南、湖北,與太平軍作戰。后隨曾國藩進攻九江、湖口。兵敗,率部回救武漢。不久,武昌被太平軍攻占,他署理湖北巡撫,整頓擴充湘軍,添置船炮,裁汰潰勇,組建新營,選拔將才,使湘軍戰斗力逐漸增強。在強行攻城屢遭挫敗后,改取挖長壕、筑堅壘之策,內困守軍,外擊援軍,終于六年冬,乘太平天國天京事變后形勢惡化之機攻陷武昌,實授湖北巡撫。他在結好督辦軍務欽差大臣、湖廣總督官文的同時,積極整頓吏治,增加厘金稅額,革除田賦積弊,鎮壓境內群眾斗爭,從而鞏固了對湖北的統治,使之成為東進贛、皖的戰略后方。八年四月,攻占九江,進圖皖北;十月,因布政使李續賓部在三河之戰中全軍覆沒,東進受挫。九年秋,與曾國藩商定謀皖之策,遂移營湖北、安徽之交的英山、太湖,全力指揮戰事。他以道員曾國荃一軍,配以長江水師,堅持圍攻安慶;以副都統多隆阿、按察使李續宜兩軍駐守桐城外圍,實行圍城打援,從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,使太平軍屢攻受挫,損失慘重,終于十一年秋,攻陷太平天國西線屏障安慶。不久,胡林翼病死武昌。謚文忠。輯有《讀史兵略》。其奏稿、書牘收入《胡文忠公遺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