滬沽湖

瀏覽

滬沽湖。在我國川滇交界的群山中鑲嵌著一汪汪汪碧水,它就是被譽為“世外桃源”的滬沽湖。那美妙絕他的湖光山色,那世所罕見的民族風情,使這翡翠般的世界,閃耀著古樸而神秘的光彩。

滬沽湖,是由斷層陷落而成的高原湖泊,海拔約2700米。面積近50平方公里。以湖心為界,西部屬云南寧浪縣,東部則屬四川鹽源縣。整個湖泊,狀若馬蹄,又像一個還在母體中的胚胎。滬沽湖平均深度40米,最深處93米,是云南僅次于撫仙湖的第二深水湖泊。由于地處偏僻,滬沽湖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,它的水質特別純凈,它的風光具有近平原始的樸素的美。

滬沽湖由草海和亮海兩部分組成。亮海如明鏡一般透亮,波光粼粼,清微幽深。草海有著豐茂密實似綠毯覆蓋的水沼,透過晶瑩的湖水,可以看到綠的、黃的和紫紅色的小草。

滬沽湖周圍山巒起伏,像一圍翠屏環護著它的珍室。東北面是峭拔壁立的肖家火山,高3787米,西北是狀如雄獅蹲踞的格姆山,高3755米。湖東面有條山梁蜿蜒直下宛如蒼龍汲飲甘泉,形成滬沽湖上一個美麗的半島,它幾乎將廣闊的湖面分成兩半。滬沽湖是川滇高原的魚米之鄉,田地豐饒,稻麥飄香,湖菱滿塘。有趣的是,當地的牲口都在水中放牧,牧童趕著牛羊馬在草海中覓食肥美的小魚小蝦和水草。滬沽湖內有5個島嶼,它們像一只只綠色的小船,漂浮在湖面上。最小的尼喜島,只是一塊長方形的巖石,上面布滿灌木和青苔。位于西北部的親絡普島,又叫永寧海堡,周長約里許。島上有房屋的斷垣殘壁,據說原永寧土司在二三十年代,曾在此島上建造過精美的別墅,可以依欄憑眺全湖風景。土司并非是第一批在這個島上生活的人。在他建房時,就曾從地下挖出雕刻生動精美的石獅。乾隆時編纂的《永北府志》就將“滬沽三島”列為勝景之一。謝秉肅的《滬湖三島》詩云:“何處來三島,蒼茫翠色流。嶙峋吞海氣?~緲壯邊睡。疊嶂臨波動,連峰倒影浮,浦寒猿嘯月,汀冷雁鳴秋,雨后煙鬢凈,云中螺碧幽。乘搓如有約,即此是仙洲。”如今,湖畔沒有樓臺水榭,沒有拱橋畫舫,有的只是藍天、碧水、白云、輕鷗。

滬沽湖里有一種原始的獨本舟,細長形,用整根木頭鑿成,形似豬槽。傳說很久以前,滬沽湖原是一片肥美的牧場,有個牧童在放牧時發現一條大魚塞住了一個巖洞,牧童正饑餓難耐,便上前用刀割了一塊魚肉燒來吃。誰知第二天,那魚身上被割處叉長攏了。于是牧童天天割魚當飯吃,連土司給的一點點耙耙都吃不完了。土司感到十分奇怪,以為牧童偷了他家食物,用皮鞭拷打牧童,逼他說出了事情的原委。貪婪的土司想把這條神魚占為己有,就派人去拉魚,但怎么也拉不出。最后土司自己套上九頭粘牛去拉,硬把那魚拉出了洞。誰知,剎那間洶涌的洪水從巖洞中噴出,頃刻間就淹沒了土地和村莊。只有一個正在喂豬的摩梭姑娘急中生智跳進了豬食槽,隨波飄泊,死里逃生。據說,她就是摩梭人的祖先。獨木宛」成的豬槽船也一直沿用至今。這動人的傳說,與西方廣泛流傳的人類初始的神話諾亞方舟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。

在滬沽湖周圍居住著蒙、納西、漢、藏、普米、傈僳、彝等民族。在云南境內以納西族為主要民族,在四川境內則是忽必烈的傳人蒙族為主。而真正使得滬沽湖名揚天下,吸引游人前來覽勝探奇的是滬沽湖的子孫納西族,他們的社會形態和婚姻習俗至今還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特征。

納西族,舊稱摩梭族。據《舊唐書·西南夷·東女國》記載,我國隋唐時代,在雅碧江流域有個東女國,“東女國,羌之別種……俗以女為土”,“重婦人而輕丈夫”。滬沽湖地處古東女國南境,這一帶的納西族很可能是東女國的后裔。

納西族的房屋建筑相當別致。多系方木垛成的井斡式木楞房,以木片當瓦,板壁都顯露著木料的本色,散發著一股大森林特有的芳香。木楞房有上下兩層,上層住人,下層作畜圈。房屋的內部結構為適應其母系原則而組成家庭的特點,有火塘所在的正室,為全家的中心。另有一幢小樓為“客房”,為青壯婦女與她們的“阿注”的居室。“阿法”,就是“密侶”。阿注婚姻的特點是男不娶,女不嫁;雙方各在母親家里生產和生活。夜晚,男子到有阿注關系的女子家偶居,暮去晨歸。所生子女均由女方撫養,用母姓。雙方沒有經濟上的往來。這種走婚形式,在時間上可長達數十年,也可短到一二天,只要女子閉門不納,男子不再到女家走訪,“阿注”關系也就結束了。在數量上,可與一二人結為“阿注”,也可以與更多的人偶居。結合自愿,解除容易。與此相適應,其家庭是由血緣為紐帶的母系親屬組成,其世系財產由母系血統的成員繼承,男子的身分是舅父或舅祖父,孩子不知自己的父親是誰。婦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生產管理上是主宰,享有很高的地位。如今,隨著社會交往的增加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在逐漸增多。阿注婚姻形態作為母系社會的“活化石”,對社會學家、民俗學家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對象,對旅游者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。

滬沽湖沿岸碧嶺青峰萬千重,群山之中尤以夏姆山最為人們所喜愛。它雄偉高大,狀如雄獅,維妙維肖,故俗稱獅子山。當地傳說,山上有一位“戛木”女神,她保護著山下各族人民的平安幸福,讓百姓多子多孫,讓姑娘健壯美麗,讓莊稼茂盛,五言興旺。人介還傳說,這位女神和摩梭婦女一樣,有一個男山神做長期。阿注”,另有幾個男山神做臨時“阿注”。獅子山在環湖摩梭人心目中,是最美麗的山,也是一座神圣的山。他們在山腳為它建立神皇,視冥木女神為眾神之首。每年陰歷七月二十五口。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。男女青年穿上節口盛裝,到獅子山、滬沽湖去賽馬、游船、對歌、野餐、露宿。在活動中結交朋友,物色如意的“阿注”。摩梭人民將自己內心對一切美和善的追求,都凝聚和外化到獅子山和滬沽湖的自然美之中了。

滬沽湖是喧囂人世一方難得的凈土,它以自然、純真、古樸的風貌,顯揚于萬千湖泊之上。


相關文章